1月15日,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吉林省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新聞發布會。省農業農村廳廳長于強對《規劃》進行了解讀并回答了記者提問,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鐘東回答了記者提問。 《規劃》的主要內容 《規劃》除前言外,分總論、空間布局、重點任務、支撐保障四個版塊,共12章、45節,1個指標專欄和8個行動專欄。 第一版塊為總論。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重點闡述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意義,全面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作出“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爭當現代農業建設排頭兵”重要指示以來,我省“三農”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科學研判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所面臨的機遇挑戰和未來發展趨勢。對標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明確我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 力爭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如期實現; 到2022年,鄉村振興的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初步健全; 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城鄉融合型、產業興旺型、美麗宜居型、文化興盛型、“三治”結合型、共建共富型鄉村蓬勃興起; 到2050年,我省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強省全面建成。 第二版塊為空間布局。貫徹把握我省中東西“三大板塊”戰略、“一主六雙”區域協調發展布局的部署,在統籌城鄉融合發展空間、合理布局鄉村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分類推進村莊建設等方面作出安排。明確提出鄉村振興國土空間、產業發展、人口聚集等方面的布局要求。 第三版塊為重點任務。“產業興旺”方面,提出鞏固提升現代糧食生產水平、做優做強現代畜牧業、大力發展優勢特色產業等任務; 圍繞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對吉林的重要指示精神,提出優化升級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完善提升現代農業生產體系、創新健全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等任務; 提出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促進農業創業就業發展、加快縣域經濟振興發展等任務。“生態宜居”方面,提出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和基礎設施條件、保護修復鄉村生態等任務。“鄉風文明”方面,提出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傳承弘揚優秀文化基因、加強鄉村公共文化建設等任務。“治理有效”方面,提出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深化村民自治實踐、提高農村基層法治水平、提升鄉村德治水平、夯實基層政權等任務。“生活富裕”方面,提出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創新農民持續增收路徑、增加農村公共服務供給等任務。 第四版塊為支撐保障。提出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強化人才支撐、加強用地保障、健全多元投入機制、加大金融投入力度、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等任務。從堅持黨對鄉村振興的集中統一領導、健全規劃實施的推進機制、強化規劃實施的法制保障、強化梯次推進和典型引領、宣傳動員全社會廣泛參與、抓實跟蹤評估考核等方面對保障規劃實施作出具體要求。 《規劃》把握的主要關鍵點 《規劃》客觀順應并準確把握新時代“三農”工作的新形勢新任務,立足吉林、謀劃吉林、服務吉林。突出把握了三個主要關鍵點。 一是準確把握鄉村發展階段性特征。深刻認識鄉村振興的長期性和艱巨性,分析研判我省“三農”發展仍然處于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全面總結我省農業農村發展成就,按照三個階段,設定時間表、路線圖,立足當前、著眼長遠,聚焦省委十一屆四次全會提出加快建設農業強省目標,分階段、分層次部署鄉村振興重大任務,科學謀定吉林特色鄉村振興道路。 二是全面貫徹鄉村振興的總要求。《規劃》在謀篇布局、指標設置、重大任務、措施保障等方面,全面體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把我省農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和黨的建設作為一個有機整體,統籌謀劃、協調推進。圍繞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建立指標體系,明確措施辦法,確保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有序推進。 三是著力構建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實施鄉村振興,關鍵是推進城鄉統籌,實現城鄉融合發展。《規劃》系統部署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檔升級,實現城鄉基礎設施共建共享、互聯互通,建立健全全覆蓋、城鄉一體的公共服務體系。著力破解阻礙要素下鄉的體制機制弊端,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鄉村振興,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 下一步工作的初步安排 近期省委省政府將召開全省農村工作會議、制定印發省委1號文件,圍繞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主題,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農”工作必須完成的硬任務,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全面安排部署2019年“三農”工作。 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細化實化規劃落地實施舉措,以實實在在的行動,推動我省鄉村振興開創新局面、取得新進展。 一是抓工作機制,健全完善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我們將按照《規劃》中明確的重點任務分工,督促各項工作及時啟動、快速推進。按照“到2020年基本形成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的要求,進一步制定好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專項規劃、工作方案等,創新推出一批政策意見,建立健全督導考核體系,指導各地完成地方鄉村振興規劃的編制任務,加快建立更加完善的“省總體規劃管總、專項規劃支撐、工作方案配套”“省市縣上下連貫、層層指導”的鄉村振興規劃體系和工作推進機制。 二是抓“百千萬”工程,示范帶動全省鄉村全面振興。“百千萬”工程,就是學習借鑒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省開展“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的成功做法和經驗,啟動實施以“百村引領、千村示范、萬村整治”為主題的鄉村振興示范建設。百村引領,就是擇優選擇100個村莊,推進人口集聚、設施建設和社區改造,發揮引領作用。千村示范,就是擇優選擇1000個中心村莊,著力在發展現代農業、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建設農村新社區、建立農民增收長效機制等方面加快發展,發揮示范帶動作用。萬村整治,就是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全面提升鄉村建設水平。 三是抓試驗區創建,探索具有吉林特色的鄉村振興模式路徑。我省中東西三個板塊在區域稟賦、發展水平上各有不同,決定了推進鄉村振興必須探索不同的路徑和不同的發展模式。因此我們考慮以創建鄉村振興試驗區為抓手,計劃區分不同區域、不同發展基礎,選定5個左右縣(市、區),圍繞推進農業現代化、產業轉型升級、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繁榮鄉村文化、提升治理能力、補齊農村民生短板、實現共同富裕等方面,鼓勵和支持科學探索、先行先試,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好經驗、好做法。 四是抓宣傳發動,凝聚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工作合力。廣泛開展鄉村振興戰略和《規劃》的宣傳解讀,在全社會營造關注鄉村、支持鄉村、投身鄉村的濃厚氛圍,引導社會資本、專家學者、技能人才通過各類途徑投身鄉村振興,加快形成群策群力、共建共享的大好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