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雅潔
新年伊始,甘肅省靜寧縣新義村的蘋果種植戶王凡吉便收獲了一份“穩穩的幸?!薄!叭ツ晡彝侗A?.2畝蘋果,自己才繳了156元的保費,結果賠下來1419元,有了‘保險+期貨’,收入穩了,種果更有盼頭!”王凡吉的感慨,道出了靜寧果農的共同心聲。
靜寧,這座地處西北的小縣城,卻有個“第一”的頭銜——全國蘋果規模栽植第一縣。近年來,靜寧持續推進蘋果產業提檔升級,蘋果種植面積超百萬畝,全縣產量121.6萬噸,實現產值75億元,蘋果產業已成為靜寧老百姓增收致富和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
然而,在產業蓬勃發展的背后,也存在諸多隱憂。生產成本攀升、災害天氣頻發、市場波動劇烈,“果賤傷農”的現象時有發生。如何破解“豐產不豐收”難題?靜寧以蘋果“保險+期貨”為抓手,探索出地方政府、金融機構和果農共同構建的“風險共擔”機制,不僅讓農戶穩收增收,也讓靜寧成為金融助力鄉村振興的全國樣板。
“保險+期貨”穩收入
果農吃下“定心丸”
過去,靜寧果農最怕兩件事:天災和價跌。
蘋果價格波動大,有時候增產豐收了,卻不一定能找到好銷路、賣出好價格?!肮麡渚褪俏覀兊摹F桿莊稼’,前些年蘋果豐收了,價格說跌就跌?!蓖醴布貞浀?,2017年蘋果大豐收,收購價從每斤3元跌到1元,辛苦一年白忙活。
轉折來自蘋果期貨的上市。2017年,作為全球第一個鮮果期貨品種,蘋果期貨在鄭州商品交易所(以下簡稱“鄭商所”)成功上市。2018年,靜寧縣聯合鄭商所、中投銀河幫扶系統內的銀河期貨,實施全國首批蘋果“保險+期貨”試點項目,探索“保價格、穩收入”的金融支農新模式,把靜寧這個曾經的國家級貧困縣和金融市場緊密地連在了一起。
這一模式將保險的風險保障功能與期貨市場的價格發現機制相結合:農戶購買價格保險,若市場價低于約定目標價,保險公司賠付差價;而保險公司則與期貨公司合作,通過期貨市場對沖風險,形成閉環。
項目的順利實施給果農吃下了“定心丸”?!斑@幾年來,縣里給老百姓上了期貨價格保險,咱們也就踏實多了。蘋果價格漲了,賣蘋果掙錢;價格跌了,也有保障,保險公司會賠付。現在我們不僅靠蘋果吃飽了肚子,還過上了富足的好日子。”王凡吉說。
“蘋果項目在靜寧已經開展七年了,可以說是碩果累累?!膘o寧縣農業農村局局長戴康介紹,靜寧蘋果“保險+期貨”項目是2024年鄭商所在甘肅省支持的唯一項目,也是鄭商所支持范圍內規模第一的縣域項目,覆蓋了全縣18個蘋果主產鄉鎮238個村的20119戶果農,投保面積5.56萬畝,投保數量6.67萬噸,保障金額5.11億元。項目總保費2000萬元,實現賠付3523.74萬元,賠付率176.19%。算下來,農戶每畝自繳保費72元,最終獲得賠付633.55元,保障效果很好。
為進一步發揮金融支農的作用,在鄭商所的支持下,銀河期貨持續擴大蘋果“保險+期貨”保障覆蓋面積,并聯合縣政府探索建立農產品期貨和農業保險聯動機制,形成了“新植建園階段產業獎補保產業開發、種植生產階段政策性農業保險防自然災害、上市銷售階段期貨價格保險促產業增收”的全產業鏈風險防范保障體系,進一步為靜寧蘋果產業發展保駕護航。
期貨助力標準化
產業升級顯成效
金融工具不僅是產業風險管理的“穩定器”,也是產業升級的“催化劑”。
過去,由于產業標準化程度較低,在蘋果現貨貿易環節中沒有統一的標準流程和定價準則,產區和銷區之間信息不對稱,“一地一價”“看人定價”現象普遍,果農在議價中常處于弱勢地位。
蘋果期貨的上市為蘋果市場提供了價格發現機制,讓蘋果價格更加透明,也讓果農有了議價權。對此靜寧縣甘溝鎮楊咀村果農樊森深有體會:“以前蘋果摘下來直接賣,碰到多少就賣多少,價錢由果商和代辦說了算?,F在蘋果下樹后多看看期貨價格,再跟客商談價格的時候,心里大概就有底了。”
此外,期貨交割標準的推行,促使產業鏈在種植、分選、儲藏、銷售等環節提高標準化水平。
走進德美地緣蘋果期貨交割倉庫,一顆顆紅蘋果“列隊穿梭”在現代化的蘋果智能分選線上,工人正有條不紊地忙碌著。2018年蘋果期貨上市之初,德美地緣集團冷鏈物流產業園綜合冷庫就被鄭商所指定為蘋果期貨交割庫。
成為蘋果期貨交割庫后,德美地緣集團率先引進蘋果光電分選線,搭建起農產品冷鏈物流園,參照蘋果期貨質量標準對果農蘋果進行收購,不僅大幅提升了果品質量標準,還帶動了周邊地區企業來靜寧采購、選果,促進了當地倉儲、物流等行業的發展。如今,靜寧縣逐漸成為西北地區的果品集散中心,靜寧蘋果價格成了甘肅蘋果價格的風向標。
隨著期貨標準化分級理念逐漸深入人心,“按照期貨交割標準種蘋果”在靜寧成為廣泛共識。靜寧蘋果現貨市場更加重視標準化分選分級,種植端也更加重視提高種植管理和標準化生產水平。
目前,靜寧已建成綠色果品認證基地50萬畝、良好農業規范(GAP)認證基地1萬畝和出口基地18.4萬畝,果品商品率和優果率分別達到95%和75%。龍頭企業引領、合作社組織帶動、能人大戶示范、園區集約發展的現代果業發展模式正逐步形成。
延鏈補鏈強鏈
小蘋果書寫大產業
將小蘋果發展成大產業,完善的產業體系必不可少。
靜寧農村人口占比較大,果農人均果品收入超過8000元,占人均純收入的70%以上,是老百姓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但靜寧蘋果產業在冷鏈物流、精深加工、品牌營銷等方面也曾存在短板,成為制約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掣肘。
近年來,靜寧縣著力提高蘋果附加值,不斷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全力做好產業增值大文章,推動蘋果產業由單一化向現代化、生態化、集聚化發展。
走進隴原紅果品經銷有限責任公司加工車間,色澤鮮艷的蘋果,經過清洗、分揀、去皮、去核、分瓣、切片、烘干等工序,變成蘋果脆片、蘋果干、蘋果果脯、蘋果汁、蘋果醋等產品?!?024年,公司共收購鮮果8000多噸,目前加工鮮果2000多噸。2條生產線總產量3000噸,總產值可達4000萬元?!惫靖笨偨浝砗矽i虎介紹。
隨著蘋果期貨功能的發揮和“保險+期貨”項目的深入推進,在靜寧,越來越多龍頭企業參考期貨標準,大力發展基地化蘋果種植和果汁果醋、蘋果脆片等上下游產業,推進“靜寧蘋果”產業延鏈補鏈強鏈,穩定了“一業主導、產業融合、多元發展”的縣域經濟格局。
七年深耕,“保險+期貨”在靜寧結出碩果:農戶收入穩了,產業抗風險能力增強了,靜寧蘋果的品牌更響了。2024年,靜寧蘋果品牌價值達170.09億元。全縣蘋果出口基地擴至18.4萬畝,產品遠銷東南亞、歐洲。
靜寧的探索并未止步于蘋果產業。依托蘋果“保險+期貨”模式打下的良好基礎,靜寧縣先后開展了全國規模最大的牛產業保險項目、蛋雞產業鏈保險項目等多個“保險+期貨”項目,以及國內首創的政策性場外期權的探索,全面服務靜寧縣“南果北牛”的農業布局和“靜寧燒雞”等特色產業的保價穩供。
站在黃土高原上眺望,連片的果園孕育著無限的希望。靜寧蘋果“保險+期貨”模式的探索,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助力縣域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了“期貨力量”和“金融智慧”,也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高分答卷。
據(農民日報)
吉 林 日 報 社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授 權 禁 止 復 制 或 建 立 鏡 像
地址:吉林省長春市火炬路151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