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平整地機械設備及灌溉條件的改善、高效除草劑技術的成熟、早熟高產新品種的豐富以及勞動力成本的剛性升高,許多地方改變了傳統的水稻移栽種植方式,逐步采用直播方法。水稻機械直播方式可以有效節省生產投入,提高勞動效率,減輕勞動強度,有效降低水稻生產成本及提升農事質量,破解制約吉林省水稻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難題,因沒有育苗環節,有效減少黑土采取,對我省黑土保護可以起到積極作用,而實現稻米產業效益最大化。
A、水稻機械旱直播生產技術 (一)適宜地區 積溫高于2600℃的非鹽堿地稻區。 (二)技術要點 1.本田準備 收獲后秋深翻15-20 cm,次年春天對高差較大的田塊用平田機械進行平地,以采用激光平地技術為宜,同一田塊內高低差在3 cm以內。 2.種子準備 選用生育期比當地主栽品種早10 d左右,耐旱、低溫發芽能力強、成苗率高、通過審定的優良品種,種子質量符合GB4404.1規定的大田用種標準。 3.種子處理 播種前1周,選擇晴天將種子平攤于干燥平整的地面,種子厚度2-3 cm,每隔1-2 h翻曬1次,曬種1-2 d。對有芒種子應進行脫芒處理。 播種前3-5 d用15 %甲霜·福美雙懸浮種衣劑,藥種比1:40-1:50或62.5 g/L精甲·咯菌腈懸浮種衣劑,藥種比1:250-1:333進行包衣。 4.播種 播種期:一般在5月10日左右,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10℃-12℃后即可播種。 播種量:穴播10-15 kg/666.7 m2,條播15-20 kg/666.7 m2。 播種方法:穴播:選用水稻穴直播機播種,行距20 cm,穴距10-13 cm,穴粒數12-15粒,深2 cm左右。條播:選用水稻旱條播種機或小麥條播機,行距20 cm,播深2 cm左右。播后用鎮壓器鎮壓。 5.施肥 全生育期每666.7 m2施肥:純氮(N)10-12kg、五氧化二磷(P2O5)4-8kg、氧化鉀(K2O)5-8kg。各時期施肥比例如下: 基肥:20 %氮肥+100 %磷肥+50 %鉀肥; 補肥:40 %氮肥; 穗肥:40 %氮肥+50 %鉀肥。 6.水分管理 播后用水:播種后保持水層3-5 cm至種子吸足水后撤水露出地面。 出苗用水:50 %稻芽頂蓋時,過一遍透水。 苗期用水:出苗后到4葉前保持土壤濕潤;4葉期開始建立水層,應保持水層3-5 cm。其它時期水分管理同插秧田水分管理方法。 7.病蟲草害防治 稻瘟病:用40 %稻瘟靈乳油100-125 ml/666.7 m2噴霧或25 %咪鮮胺微乳劑60-100 ml/666.7 m2噴霧。要求噴藥均勻,用量準確,兌水足量,確保防病效果。 紋枯病:用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劑10-15 克/ 666.7 m2噴霧或325克/升苯甲·嘧菌酯懸浮劑40-50 mL/ 666.7 m2噴霧。 蟲害:防治二化螟依據GB8246的規定。最佳防治時期為水稻二化螟孵化至低齡幼蟲高峰期,單用銳勁特或銳勁特與三唑磷、殺蟲雙、殺蟲單、Bt等藥劑混用。 草害:播后上水前24 h內,用90 %殺草丹乳油100-150 ml/666.7 m2兌水40kg噴霧進行封閉,保持2 cm左右水層4-5 d。或者播后上水,待水落干后用33 %二甲戊樂靈150-200 ml/666.7 m2,兌水30-45 kg噴霧進行封閉,保持土表溫潤,干旱時可灌跑馬水,如遇雨水天氣,要保持溝系暢通,確保不積水、不淹苗。4葉期后雜草防治措施同移栽田。 農藥使用應符合GB/T8321.9、GB/T8321和NY/T1276的規定,使用在農業部登記的農藥品種;稻瘟病等病、蟲害測報應符合GB/T15790的規定。 8.收獲 當90%以上稻穗的稻粒達到蠟熟中后期,95%谷粒變為金黃色,穗枝梗已變黃,稻谷含水率19-22%時開始收割。選用半喂入式聯合收割機或性能較好的全喂入式聯合收割機收割。收獲前對機械進行徹底清倉,防止機械混雜;收獲過程中應做到不撒糧、不漏糧,機械收割質量應符合NY/T498的規定。
推廣單位:吉林省農業科學院 通化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聯系地址:公主嶺市科貿西大街303號 郵政編碼:136100 聯 系 人:孫強,李彥利,周廣春 聯系電話:15004401066,13843505430 B、水稻機械水直播生產技術 (一)適宜地區 積溫高于2600 ℃的非鹽堿地稻區。 (二)技術要點 1.本田準備 翻旋地:以秋天進行翻地、旋耕為宜。翻地深度16-20 cm,旋耕深度14-18 cm。次年春天對高低差較大的田塊進行機械平地,同一田塊高低差小于3 cm。 泡田耙地:耙地前5-7 d泡田,以浸透土塊為宜,播種前7-10 d耙地。 播前封閉:耙地后使用除草劑封閉。 排水待播:播種前將田水排凈,并保持土壤濕潤。 2.種子準備 選用熟期比當地主栽品種早7-10 d、低溫發芽能力強、成苗率高,經國家或吉林省審定(登記)通過的品種,種子質量應符合GB4404.1規定。對有芒種子應進行脫芒處理。 3.種子處理 曬種:浸種前一周選晴天將種子曬2-3 d,然后將曬好的種子放在陰涼、干燥處存放。 浸種:浸種時水面應高出稻種10 cm以上,浸種期間每天上下翻動1-2次,浸種液積溫需達到100 ℃,選擇在水稻上登記的藥劑浸種,應嚴格按照農藥產品標簽和說明書使用。 催芽:催芽溫度控制在30 ℃-32 ℃,80 %種子破胸露白即可,芽長以不超過1 mm為宜。 晾干:稻種晾干程度,以手握松開后全部自然落下,適合機械播種為宜。 4.播種 播 種 期:5月上旬,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10 ℃即可播種。 播 種 量:每公頃90-112.5 kg。 播種方法:穴播行距20-25 cm,穴距10-12.5 cm,播深1 cm以內,每穴粒數以10-14粒為宜。條播行距20-25 cm,播深1cm以內,以每平方米400-450粒為宜。 5.施肥 總體要求肥料應符NY/T496的規定。全生育期每公頃施肥:純氮(N)150-175kg、純磷(P2O5)30-45 kg、純鉀(K2O)30-45 kg。 基肥:耙地前,將純氮量的40 %、純磷量的100%和純鉀量的50 %作為基肥一次性施入,隨著攪漿整地耙入土下8-10 cm。為避免表層磷肥富積誘發水綿(青苔)發生降低地溫情況,磷肥不能表施。 蘗肥:水稻3.5-4.5葉時追施純氮量的15 %,距第一次蘗肥間隔15 d追施純氮量的15 %。 穗肥:穗分化始期(倒3葉)追施純氮量的30 %與純鉀量的50 %。 6.水分管理 播后至出苗:田間保持濕潤狀態。 出苗至3葉期:采用干濕交替管理。 3葉至分蘗前:建立水層,水深以不淹沒秧苗心葉為準。 分蘗至收獲:按插秧田水分管理方法管理。 7.病蟲草害防治 嚴禁使用國家禁用和水稻田限制使用的農藥品種,應按照農藥標簽使用并應符合GB/T 8321(所有部門)和NY/T1276規定,按照農藥安全間隔期采收。 稻瘟病:葉瘟于田間發現零星急性型病斑時防治,穗頸瘟、枝梗瘟以預防為主,在水稻破口期和齊穗期各噴藥1次,不同農藥品種應交替使用,以免產生抗藥性。防治藥劑可選用烯肟·戊唑醇、枯草芽孢桿、三環唑、井岡·三環唑、稻瘟靈等。 潛葉蠅:卵孵化盛期,用噻蟲嗪、殺蟲雙等藥劑防治。 稻水象甲:對稻田及附近田埂、溝渠邊雜草施藥防治1次,可選用氯蟲·噻蟲嗪、醚菊酯、三唑磷、氯蟲苯甲酰胺等藥劑。 二化螟:可釋放天敵赤眼蜂進行生物防治,可采用性誘劑、黑光燈誘蛾器等進行物理防治。化學防治可在卵孵化高峰期選用氯蟲苯甲酰胺、氯蟲·噻蟲嗪、殺蟲雙、吡蟲·殺蟲單、三唑磷等進行防治。 雜草:可選用吡嘧·丙草胺、乙氧磺隆、五氟磺草胺、吡嘧磺隆、芐嘧磺隆、氰氟草酯和二氯喹啉酸等進行防治。 8.收獲 當90 %以上的稻粒成熟變黃,或穗軸1/3變黃時,進行收獲。機械作業要求應符合NY/T 498規定。
推廣單位:通化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吉林省農業科學院 聯系地址:梅河口市海龍鎮挺進街 郵政編碼:135007 聯 系 人:李彥利,孫強,韓康順 聯系電話:13843505430,18243554553 |